爱的哲学 | 逻各斯之爱与密索斯之爱
理性之爱与感性之爱
一、何者为爱
哲学家作为人类中最善于总结和抽象的群体,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首先是将之对象化,考量它是假象还是实存,其次思考其产生原因——是由物质产生(性激素)还是由精神产生(愉悦情绪),最后以人和社会作为参照,分析爱何以进行、有何意义。
关于爱情论题,观点繁多,此处不列举,而是选择性地从哲学家私生活角度切入,管窥最爱智人群的爱情观并予以分类加以介绍。
第一种——殉道型。这类哲学家多富有使命感,弃绝世俗生活、追求超越,终身克己,献身上帝、献身真理,欧洲中世纪哲学家最为典型。他们认为个体的存在短暂而渺小,只有超越才能达到永恒和伟大。爱情在他们眼里只是感性层次的动物本能。如“为动情而感觉羞耻”的帕斯卡尔、认为“做爱使人堕落,性是至恶”的克尔凯郭尔和为上帝而自律的斯宾诺莎。
第二种——唯理型。此类哲学家多在理性分析“爱情”权衡利弊之后,将之摒弃。代表人物是“普遍怀疑”的笛卡尔、坚信爱与激情必然消逝男女之欢只是无规则动作组合的康德和编撰《人性论》将爱情称为“由美貌、生殖、善引发的愉悦情感”的休谟。
第三种——纵欲型。该类型的哲学家多机智幽默、放荡不羁,不笃信任何“绝对真理”多是一身反骨惊世骇俗。较为典型的有贵妇偶像伏尔泰、蔑视女性纵性风流的叔本华、自由代言人情圣萨特和认为“强奸不是犯罪”的崇尚SM的患有艾滋病的同性恋福柯。
先哲们有繁多的爱情亦有各式的爱之理论但总难将其统而论之为一公理,不过从这种诉诸理性的分析和他们以身为证终生践之的经验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爱是以人本身为依托,产生于内却内外交互作用的情感,判定标准或许不一,但无一不为生活实践所验。接下来,本文将回归人本身,探索爱的奥义。
二、爱的缘起
1.动物性
从经验层面来看,在不受外界条件影响情况下,男性挑选爱人的标准多为感官层面能带来的美好体验(美丽、性感、温柔);女性倾心于男人多由于更复杂的整体感受(在长期相处之后产生的习惯、依赖、欣赏)。通过日常观察也不难发现这点,在爱对象的选择上,男性通常看脸、看气质、看身材,女性多看男性的才华、人品、成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爱的初始阶段,男性的判断标准显得感性直观,反而女性更理性审慎。其实这与谈到男女不得不直面的另一话题--“性”有关。
无法回避的是人作为地球生物的一种,具有动物性,生存、繁衍确为人的天性。男性对女性的爱幻想在初始阶段确有很大比重的性幻想性冲动成分在。这也是“长相可人、性特征明显、性格更富女性特质的女性”是绝大多数男性的理想型的重要原因。
而女性在动物属性层面属于被侵入、被动繁殖一方,从男性精子数与女性卵子数的差异和在抚育后代耗时及付出代价的对比来看,女性在对恋爱对象选择时的审慎态度就不难理解了。如同动物界能接受交配的雌性都要求雄性有强健体魄、能提供稳定交配环境一样,女性更重视男性能否给予她们精神上的“安全感”。“人品好、事业成功抑或是长期相处造成了女性的熟悉感和习惯”,这些都是女性对男性维稳能力认可、形成对男性信任的凭借。
当前许多将爱归结为“性冲动”产物的人也多以此动物性分析法为立足点,这必然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人作为智性动物,除动物性之外,还具有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等等复杂的精神活动和其他种类的复杂情感。生理冲动虽占一定比重,但并不是造成爱产生的唯一原因。
2.智性
个人成长发展经历、社会主流发展形势也是影响个人产生特殊爱需求、形成差异性爱选择的直接因素。有恋父恋母情结的人在恋爱对象选择中偏好成熟、体贴、会照顾人的异性;在成长过程中接触现代、后现代思想并深受其影响的人喜欢非主流、特立独行、自由乖张的异性;曾受到暴力管制的,容易被温柔内敛的异性吸引;安全曾受威胁的,崇拜渴慕孔武有力的异性……
常听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实际上那只是对自身认识得不够充分的表现。没有无缘由的爱也没有无缘由的恨。在开始一段恋爱之前,自我体察,自我关怀,审视内心,追问自己“爱究竟由何而起”,更有利于一段感情顺利地进行……
最后用我朋友王三化用康德的话来结尾,“爱开始于性欲,但不来源于性欲;没有Id的爱是空洞的,没有Superego的爱是盲目的;动物性和智性,一个时间上在先,一个逻辑上在先。”
* * *
爱只刚刚谈起·未完待续
致知在思·格物于庐
主编微信:yueyi_philos
投稿信箱:silu_philosophy@163.com
格劳孔:这个问题我也有些看法。
苏格拉底:点击右下方留言评论。